1、痛风的诊断
痛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高尿酸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
- 第二阶段为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绝大多数人是在睡梦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若有轻微的风吹过或稍有触碰,活动一下脚趾头,立马疼痛得像钻心一样,但在几天或数周内会自动消失,这种“来去如风”的现象,称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后,看起来关节的炎症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样,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继续作怪,渐渐关节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
- 第三阶段为痛风中期:由刚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几次急性发作以后,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表现为轻度下降;
- 第四阶段为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关节永久性畸形,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地身心痛苦。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提示肾功能受到损害,肾功能明显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不易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2、痛风的治疗
急性痛风的处理
- 早期给药,在急性发作征兆刚出现时即予痛风炎症干扰药,小剂量常可控制急性发作,门诊病人常予布洛芬、奈普酮等,住院病人则首选秋水仙碱作正规治疗;
- 控制急性发作的治疗应至炎症完全消退,过早停药或恢复体力活动常导致复发;
- 尿酸排泄药和生成抑制药均会延长急性发作过程。本期不宜单独应用降低尿酸药;
- 禁用影响血清尿酸排泄的药物;
- 妥善处理激发因素发急性感染、外科手术、急性失血以及精神紧张等;
- 不应忽视休息、饮食原则,以及在干扰炎症过程药疗效出现前给予镇痛药等。
饮食治疗原则
- 保持理想体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清尿酸盐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表面积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临床观察表明,肥胖病人体重降低后,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尿排出减少,痛风发作减轻。
- 限制食物嘌呤摄取量:有学者建议,每日嘌呤摄取量应在100~150mg以下,尤其应该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 由于蛋白质在体内具有特殊作用,摄食过多蛋白质,也可使内生性尿酸增加,故亦应适当限制。
- 保障尿量充沛:如病人心肺功能正常,应维持尿量2000ml/d左右,以促进尿酸排泄。因此,病人每日液体摄入总量,应达2500~3000ml。饮料当以普通开水、茶水、矿泉水、汽水和果汁等为宜。但浓茶、咖啡、可可等饮料,有兴奋植物神经系统作用,可能引起痛风发作,故应避免,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能在睡前或夜半适当饮水更适宜。
参考来源: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
发布时间: 2017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