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双性恋吗?

什么是双性恋

双性恋与同性恋、异性恋等其他性取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单”与“双”,与其他性取向相比,双性恋者不排斥或厌恶任意性别的人。双性恋者能被任意性别的人所吸引,有能力与两种性别的人建立交往关系。这也验证了双性恋的定义,即个体会被同性和异性所吸引,双性恋是能被超过一种性别的人所吸引的个体。


双性恋的类型

双性恋并不意味着个体必须在同一时间与两种性别的人交往,因为双性恋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个体的性取向不应依靠当前性伴侶或生活伴侶的性别来判断,双性恋可以分为同时的双性恋、连续的双性恋和历史的双性恋。


同时的双性恋

双性恋群体中的确存在个体与两种性别的人同时交往的情况,但是有受访者曾有这样的经历,该个体与两性同时都建立了情感联结并发生了性行为,但是其情感偏好与性行为偏好的指向有所不同,即与一种性别的人主要发展情感关系,同时与另一种性别的人享受性行为带来的身体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双性恋只是一种性取向,而不是具体的生活形态,个体虽然拥有与两性中任一性别的人交往的能力,但大多数双性恋者并不需要以同时和两性交往的方式来获得满足。


连续的双性恋

同时与两性交往的双性恋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连续的双性恋,即在任何时候都只跟一种性别的人交往但是与其分手后又可能选择与另一种性别的人发展关系。这里并不是说,连续的双性恋一定是按照固定的频率更换伴侶的性别,而是想说明其当下所选择的伴侶性别并不代表其真实的性取向,个体在某段感情之前经历过或之后仍会选择另一个性别的交往对象。


历史的双性恋

是指个体在以往的生活中受到两性吸引,并与其皆发生过性行为和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是目前过着异性恋的生活、并与其有终身承诺的婚姻关系。有关“历史的界定依赖于异性之间的婚姻关系,这也是其与流动的双性恋之间的区别所在,所以这里并没有把与同性维持良好交往关系、并在情感上视其为终身伴侶的个体考虑在内,因为同性之间口头上的承诺关系在我国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处于这种情况下的个体仍应被算作流动的双性恋。值得注意的是,婚姻关系更应该被看作是双性恋个体当下的一种选择,并不能说是其性取向的转变,所以历史的双性恋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具有流动性,一旦这种终身承诺破裂后,他们会像连续的双性恋一样,在选择新伴侶时仍然可能受到来自两性的吸引。


学校和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性取向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得个体将注意力再一次指向自己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也随之丰富起来,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外,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有关“我是谁?”“我怎么样?”的问题开始萦绕于他们的心中,个体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处于快速发展并且成熟的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确立自我、寻找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由于教育的特点,学校环境成为这种互动的主要场所,个体在此时将感情的重心从依赖父母逐渐转向于关系密切的同学和朋友,同伴关系成为了个体亲密体验的主要来源,较之年幼儿童,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同伴关系的亲密水平更高这种关系也逐步从广义转为狭义,这种关系的类型可能对其后的行为有定型或预测作用。


同性之间情感的萌芽

青少年每天在学校度过大量的时光,学校在给青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影响者青少年亲密关系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异性之间的情感受到种种功利目的的限制,异性学生之间的情感常被视作为影响学业的行为,而同性之间的情感却有着十分宽松的环境,这也体现出了教育者在同性情感方面的无知和漠视。

由于学校给同性学生之间宽松的交流环境,青少年的同伴关系首先指向了同性朋友,这种同伴关系从注重共同的活动逐渐转为彼此感情上的理解、支持和依赖,相关对青少年的观察研究正表明青少年期的友谊关系双方注重亲密的情感联系,亲密性是这一时期友谊关系的重要特征。有个体正是从这种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之中体验到了同性的吸引力。


社会文化对双性恋的态度影响

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文化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演化的复杂系统,人类社会每个阶段的文化特征都是由相应的意识形态所建构的;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同,亚文化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相对应存在,二者均为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异性恋群体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群体,由于文化系统的排他性和对抗性,同性恋、双性恋等亚文化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压迫之下,时常遭到歧视与偏见。在对双性恋的研究中发现,双性恋群体不只遭到异性恋文化的歧视和偏见,还受到同样居于亚文化地位的同性恋群体的排斥。群体间歧视与偏见的根源是其对社会认同的追求。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内群体偏好时,也对其他群体持有外群体偏见的态度。也就是说,个体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于同一群体,并对此产生认同感,从而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正面评价,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并给予负面的歧视性评价。长期受到歧视无法挣脱的群体,一般来说都是缺乏政治和杜会力量的弱势群体。



参考来源: 部分内容参考论文《双性恋者的认同》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01日